科创板开市四周年 | 紧扣初心 科创板新动能“创”出高水平

  【动力】

  科创板给企业带来的“获得感”,不仅在于其对企业发展的助力,更见诸对市场包容性、公平性、透明度等制度体系的完善,体现在科创企业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战略地位的整体提升。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力量。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命题下,科创板肩负起“把科技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担当。

  在试点过程中,科创板在处理“审与不审”“放与管”和“开与闭”等几组关系的长期实践中,为中国式注册制找到了基础脚本和切实路径。由此,注册制改革三大原则——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也逐步从理念照进实际。

  科创板的建设,始终围绕着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改革主线。循着这一思路,科创板与科创企业发展规律相适应,设立了多套上市条件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不拘一格降人才”。

  张大伟 制图

  ◎记者 林淙

  以横空出世之姿一举拉开注册制试点的时代大幕,在此后的改革舞台上,科创板循着服务科技自立自强的初心躬体力行,在探索制度创新的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稳步走过了第四个年头。

  回望来路,这是一段“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的科创佳话。截至2023年7月21日,科创板累计受理企业934家,上市546家,首发融资额8582亿元,占同期境内A股融资总额的四成以上,市值6.47万亿元。这一为国家动能切换而生的资本板块,正逐步成为我国“硬科技”企业上市的首选地。

  细察经途,方知其中“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的曲折求索。在既无成熟路径,亦无可搬经验的情况下,科创板从增量试点起步,在发行、上市、信息披露、交易、持续监管等方面日渐形成了完善丰实的制度供给,为存量试点扩围,再到中国特色注册制改革的全面铺开先行探路。

  知所从来,方明所往。四岁的科创板不忘初心,用敬畏市场、尊重规律的精准高效变革,裁酌出一套凸显“中国科创”标签的制度体系,熨帖科创企业发展需求,精准浇灌科创生态。

  硬科技:资本赋能科创“添翼”

  登陆科创板究竟意味着什么?采访中,众多科创板企业的回答几乎一致:更响的企业知名度、更好的融资平台、更市场化的激励方式……科创板给企业带来的“获得感”,不仅在于其对企业发展的助力,更见诸对市场包容性、公平性、透明度等制度体系的完善,体现在科创企业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战略地位的整体提升。

  “我们诞生于张江一间不足300平方米的实验室内。当时条件有限,很多实验只能通过租借设备来完成。”回溯发展历程,君实生物CEO李宁感叹道,“上市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里程碑。作为首家从新三板转战港股再登陆科创板的‘A+H’公司,科创板真正擦亮了公司的‘科创’标签。”

  今天的君实生物早已实现了“设备自由”。上市两年多来,公司一类创新药储备从不足20个跃升至逾50个,人才队伍从1000人发展为3000人,占地面积24.4亩的全球总部也在张江拔地而起。今年7月,君实生物宣布,公司特瑞普利单抗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得受理。这颗播撒于张江药谷的创新种子,在科创板的助力下愈加枝繁叶茂。

  像这样让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充分涌流的故事,还在科创板不断上演。2022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合计研发投入1285.26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为16%,同比提升3个百分点,远高于A股平均值。

  科创板十足的“人才引力”,也为科创公司吸纳起一支强大的“发展军团”。4年来,科创板已汇聚起逾19万人的科研人才队伍,平均每家公司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近30%。

  与此同时,借助股权激励制度深度绑定人才,目前,共有334家科创公司推出462单股权激励计划,板块覆盖率为62%。超过九成公司选择第二类限制性股票作为激励工具,激励对象覆盖员工超7万人。

  中控技术副总裁兼董秘房永生直言:“上市后,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更强了。同时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也有效激发了公司人员的积极性,对公司长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漫长技术的演进过程中,那些重大的、恒久的成就,往往出自灵感偶现的一瞬间。而科学家的创业热情,就是将这些瞬间彼此相连,待风来燎原的那最初一点星火。数据显示,已上市的科创板公司中,超六成公司的创始团队为科学家、工程师等科研人才或行业专家。

  硬科技成就高成长。以2019年为基数,科创板公司近3年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达到30%和59%,超三成公司连续3年净利润均实现正增长,108家公司归母净利润3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0%,在此涌现出一大批立足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生力军。

  强链条:聚集效应“疏堵补漏”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关键力量。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命题下,科创板肩负起“把科技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使命担当。

  在申港证券董事长邵亚良看来,科创板主要面向高科技、高成长、创新型企业。特别是近年来更加强调硬科技和科创属性,国内一批科创企业通过上市解决了一些“卡脖子”问题。同时,一批电子信息、芯片、生物科技企业和产品的推出和提升,也提高了中国科技水平在全球的竞争力,大大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改造。

  整体来看,自科创板开市以来,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能级显著提升。截至今年6月30日,科创板已上市的540家上市公司,均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占同期新上市公司数量的32%。围绕“卡脖子”领域重点产业链,科创板发挥板块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推动构建以行业龙头为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的矩阵式产业集群。

科创板开市四周年 | 紧扣初心 科创板新动能“创”出高水平

  以集成电路领域为例,目前,科创板链上公司总数达101家,占A股同类上市公司的六成,涵盖设计、制造和封测三大环节的主产业链环节,以及设备、材料、EDA工具软件、IP技术授权等支撑环节,形成了链条完整、协同创新的发展格局。

  此外,科创板在生物医药领域已集结起111家上市公司,重点介入癌症、艾滋病、乙肝、丙肝等治疗领域;在新能源领域,汇聚了16家光伏企业、16家动力电池产业链公司;工业机器人、轨道交通等产业链也初具规模。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重大改革,为我们这样的龙头企业发挥出题者作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作为本土半导体基础材料的“国家队”,沪硅产业董事长俞跃辉表示,半导体材料领域的突破,有赖于多学科、多领域“硬科技”研发支持,通过龙头企业牵头,推动重点项目协同研发一体化。

  与此同时,科创板充分发挥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枢纽功能,为推进产业体系高质量跃升、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一组数据,或能展现科创板公司在补齐产业链断点、疏通堵点上的努力:在科技部组织的56项“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36家科创板公司参与了其中22项,覆盖基础科研、关键仪器、前沿材料等多个关键领域。聚焦国产化,六成科创板公司的核心产品或技术正在相关领域推动实现进口替代;立足行业前沿,三成科创板公司持续推出行业内具有首创性的技术或产品。

  严把关:放管结合夯实责任

  作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改革的“试验田”,在顶层设计敲定、制度规则确定、市场主体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在监管工作中扶优限劣、体现导向,成为科创板建设中的一道必答题。

  追根溯源,注册制改革的本质是把选择权交给市场,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强化市场约束和法治约束。在试点过程中,科创板在处理“审与不审”“放与管”和“开与闭”等几组关系的长期实践中,为中国式注册制找到了基础脚本和切实路径。由此,注册制改革三大原则——尊重注册制基本内涵、借鉴全球最佳实践、体现中国特色和发展阶段特征,也逐步从理念照进实际。

  审不审?答案是肯定的。实行注册制,绝不意味着放松质量要求,而是通过问询式、全公开、分行业、电子化方式审核,督促发行人真实、准确、完整披露信息,确保审核公开、透明、可预期,把好上市公司质量“入口关”。

  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市场约束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放管结合是注册制改革的题中应有之义。除了书面审核问询外,科创板发行审核综合运用多要素校验、现场督导、现场检查、投诉举报核查、监管执法等多种工具,压实发行人的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中介机构的“看门人”责任,坚决贯彻“零容忍”方针。

  通过全链条监管,4年来,科创板审核注册环节共淘汰企业235家,淘汰率29.5%左右,有效减少企业“带病申报,抢跑占位”。

  监管审核讲究“宽严相济”的平衡,沟通运行则追求“一开到底”的决心。当前,科创板审核注册的标准、程序、内容、过程、结果全部向社会公开,同时持续优化完善“开门办审核”机制。

  今年以来,科创板接待申报前咨询沟通108次,较去年同期提升了86%;接待在审项目313次,平均每天接待企业2.6家,接听咨询电话超2.6万次。科创板还通过定期梳理发布审核动态、市场培训等多种方式,向市场明确发行上市条件、板块定位要求、具体审核标准、信息披露等事项,及时回应市场诉求。

  柔标准:量体裁衣扶助成长

  科创板的建设,始终围绕着增强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包容性、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改革主线。循着这一思路,科创板与科创企业发展规律相适应,设立了多套上市条件满足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科创企业融资需求,“不拘一格降人才”。

  针对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在主要产品获批上市之前研发投入大、研发周期长的特性,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应运而生。其允许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拥有原创引领技术,但尚处于研发阶段未形成收入的企业登上“资本舞台”,并吸引众多已在境外上市的生物医药企业回归A股。

  借助这一量体裁衣的制度创设,目前已有君实生物、康希诺、荣昌生物等多家港交所“18A”龙头公司登陆科创板;另有康方生物等8家“18A”公司也相继发布了拟在科创板上市的公告。

  聚沙成塔。截至2023年7月初,20家科创板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市值均在40亿元以上,市值超过100亿的企业数量占比达50%;今年以来日均换手率为2.19%,其中4家已被纳入做市标的范围。

  如虎添翼。上述20家科创板第五套上市公司中,14家在上市后陆续有产品获批销售;企业经营模式也从以产品研发为主,过渡到“研发+商业化”并行的新阶段。数据显示,2022年,科创板第五套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约73.59亿元,较2019年的13.12亿元增幅达460%。在产品销售的拉动下,艾力斯、上海谊众、金迪克、欧林生物、微电生理等5家公司均于去年实现盈利,成功摘“U”。

  这些科创板制度创新的“受益者”,如今也已成长为我国国产创新药研发的标杆力量。据统计,由科创板第五套上市公司研发的创新药占近年来我国每年批准国产创新药数量的10%以上。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创新药产品被国家药监局纳入“突破性治疗”“优先审评审批”等药品加快上市注册程序。许多产品均系相关领域首款国产药品,打破了国外垄断。

  “从长期来看,科创板第五套公司的成长预期正在逐步兑现。”上交所相关人士表示,“科创板将持续优化第五套标准相关的制度体系,把好入口关,畅通退市关,支持未盈利生物医药科技创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形成良好的市场生态。”

  新工具:丰富产品构建良好生态

  我们常以“试验田”之喻,来比拟这片充满创新与希望的板块。牵住改革的“牛鼻子”,科创板一次又一次迈出以关键制度创新赋能资本市场变革的实践步伐。

  2022年10月31日,科创板做市商机制的正式推出,标志着我国交易制度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从某种程度上说,做市商机制在科创板的落地生根,正是市场对于前期各项制度安排的一次“验收通关”。通过优化二级市场运行制度、创新交易机制、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异常交易标准公开等制度设计,科创板在促进市场理性定价、优化投资者结构、抑制投机炒作等方面,踏出了一串卓有成效的足迹。

  从改革实效来看,科创板做市业务启动以来,做市股票数量持续增长,做市股票覆盖范围迅速扩大;市场流动性、定价效率、活跃度得到提升;做市股票交易成本降低、交易效率提高,二级市场环境持续优化。

  截至2023年6月底,共有15家做市商开展做市交易业务。做市商共完成273个股票备案,较去年底增加157个;做市商已覆盖150只科创板股票,占科创板股票总数的28%,较去年底增加58只,提升10个百分点;做市标的覆盖科创板6大行业,兼顾大中小市值股票。

  在做市商的参与下,做市股票日间振幅也从4.19%下降至3.48%,日内波动率从0.49%下降至0.41%。市场因短期供需不平衡造成的波动减少,股票价格更加稳定,为科创板公司聚焦科技创新、深耕业务创造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上交所加速构建层次丰富、各有侧重的科创板指数体系,精准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从而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流向国家重点支持领域,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自2020年9月首批科创50ETF成立起,截至今年6月30日收盘,科创板指数境内外产品总规模已增长至1170.6亿元。

  尤为亮眼的是,科创50指数以其“硬科技”领域特色和高成长性特征,吸引增量资金持续流入。不到三年的时间内,科创50指数境内外产品总规模迅速突破1000亿元大关,总规模位列境内宽基股票指数第三,ETF规模位列第二。

  2023年6月5日,科创50ETF期权在上交所上市交易,为市场提供了有效风险管理工具,并进一步丰富了科创50产品生态。此外,科创芯片、科创信息等主题指数也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需求。

  回首科创板建设四年,这是一次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全面改革,是以“选择权交给市场”导向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深度重构,也是坚持“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本土化路径探索。

  发展未有竟时,科创板仍在路上。